1958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精神疾病分类草案,1978年进行了修订,1981年再次修订。1989年,将1981~1985年先后颁布的诊断标准确认为《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一版》(CCMD-1),同时正式颁布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1994年泉州会议通过并公布第二版修订版(CCMD-2-R)。1996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出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CCMD-3将精神障碍分为10类: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00 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病
00.1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前期型
00.2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型
00.3 阿尔茨海默病,非典型或混合型
00.9 其他或待分类的阿尔茨海默病
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1.1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1.2 皮层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1.3 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1.4 皮层和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1.9 其他或待分类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2 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2.1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
02.11 匹克(Pick)病所致精神障碍
02.12 亨廷顿(Huntington)病所致精神障碍
02.13 巴金森(Parkinson)病所致精神障碍
02.14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所致精神障碍
02.2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02.21 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02.22 克2雅(Creutzfeldt2Jacob)病所致精神障碍
02.23 脑炎后综合征
02.3 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
02.31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02.32 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
02.4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02.41 脑震荡后综合征
02.42 脑挫裂伤后综合征
02.5 脑瘤所致精神障碍
02.6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02.9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1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03.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精神障碍
03.2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3 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4 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5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51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03.6 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障碍
03.7 物理因素所致精神障碍
03.9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91 围生期精神障碍
09 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编码表示:
0x.xx1 器质性智能损害(痴呆)
0x.xx2 器质性遗忘
0x.xx3 器质性人格改变、习惯与冲动控制改变、性心理改变
0x.xx4 器质性意识障碍(如谵妄)
0x.xx5 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
0x.xx6 器质性情感障碍
0x.xx7 器质性癔症样综合征
0x.xx8 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1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10.2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3 大麻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4 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精神障碍
10.5 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10.6 致幻剂所致精神障碍
10.7 烟草所致精神障碍
10.8 挥发性溶剂所致精神障碍
10.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第4位编码表示:
10.x1 急性中毒
10.x2 有害使用
10.x3 依赖综合征(成瘾综合征)
10.x4 戒断综合征
10.x5 精神病性障碍
10.x6 遗忘综合征
10.x7 智能损害(痴呆)
10.x8 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第5位编码表示:
10.xx1 意识障碍(如谵妄、昏迷)
10.xx2 幻觉症
10.xx3 妄想症
10.xx4 抑郁综合征
10.xx5 躁狂综合征
10.xx6 病理性中毒
10.xx7 病理性重现(闪回)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1.1 非成瘾药物所致精神障碍
11.2 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
11.3 有机化合物所致精神障碍
11.4 重金属所致精神障碍
11.5 食物所致精神障碍
11.9 其他或待分类的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20.1 偏执型分裂症
20.2 青春型分裂症
20.3 紧张型分裂症
20.4 单纯型分裂症
20.5 未定型分裂症
20.9 其他型或待分类的精神分裂症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2.1 分裂样精神病
22.2 旅途性精神病
22.3 妄想阵发(急性妄想发作)
22.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3 感应性精神病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4.1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
24.2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型
24.3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混合型
2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29.1 周期性精神病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30 躁狂发作
30.1 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30.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30.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30.4 复发性躁狂症
30.41 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轻躁狂
30.42 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30.43 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30.9 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
31 双相障碍
31.1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31.2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31.3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31.4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
31.5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1.6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1.7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31.9 其他或待分类的双相障碍
31.91 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32 抑郁发作
32.1 轻性抑郁症(轻抑郁)
32.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2.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32.4 复发性抑郁症
32.41 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
32.42 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2.43 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2.9 其他或待分类的抑郁症
33 持续性心境障碍
33.1 环性心境障碍
33.2 恶劣心境
33.9 其他或待分类的持续性心境障碍
3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的第5位编码表示:
3x.xx1 意识障碍(如谵妄)
3x.xx2 伴躯体症状
3x.xx3 慢性
3x.xx4 缓解期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40 癔症
40.1 癔症性精神障碍
40.11 癔症性遗忘
40.12 癔症性漫游
40.13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40.14 癔症性精神病
40.141 癔症性附体障碍
40.142 癔症性木僵
40.2 癔症性躯体障碍
40.21 癔症性运动障碍
40.22 癔症性抽搐发作
40.23 癔症性感觉障碍
40.3 混合性癔症躯体-精神障碍
40.9 其他或待分类癔症
40.91 Ganser综合征
40.92 见于童年和青少年的短暂的癔症性障碍
41 应激相关障碍
41.1 急性应激障碍
41.11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41.2 创伤后应激障碍
41.3 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突出症状用第4位编码表示:
41.31 短期抑郁反应
41.32 中期抑郁反应
41.33 长期抑郁反应
41.34 其他恶劣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
41.35 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
41.36 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41.37 心境和品行混合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41.9 其他或待分类的应激相关障碍
42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42.1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42.2 巫术所致精神障碍
42.3 恐缩症
42.9 其他或待分类的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43 神经症
43.1 恐惧症(恐怖症)
43.11 场所恐惧症
43.12 社交恐惧症
43.13 特定的恐惧症
43.2 焦虑症
43.21 惊恐障碍
43.22 广泛性焦虑
43.3 强迫症
43.4 躯体形式障碍
43.41 躯体化障碍
43.42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43.43 疑病症
43.44 躯体形式植物神经紊乱
被患者视为症状起源的器官或系统用第5位编码表示:
43.441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43.442 高位胃肠道功能紊乱
43.443 低位胃肠道功能紊乱
43.444 呼吸系统功能紊乱
43.445 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43.45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43.49 其他或待分类躯体形式障碍
43.5 神经衰弱
43.9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50 进食障碍
50.1 神经性厌食
50.2 神经性贪食
50.3 神经性呕吐
50.9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进食障碍
51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51.1 失眠症
51.2 嗜睡症
51.3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51.4 睡行症
51.5 夜惊
51.6 梦魇
51.9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52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52.1 性欲减退
52.2 阳痿
52.3 冷阴
52.4 性乐高潮障碍
52.5 早泄
52.6 阴道痉挛
52.7 性交疼痛
52.9 其他或待分类性功能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60 人格障碍
60.1 偏执性人格障碍
60.2 分裂样人格障碍
60.3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60.4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
60.5 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60.6 强迫性人格障碍
60.7 焦虑性人格障碍
60.8 依赖性人格障碍
60.9 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61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61.1 病理性赌博
61.2 病理性纵火
61.3 病理性偷窃
61.4 拔毛症(病理性拔毛发)
61.9 其他或未特定的习惯和冲动障碍
62 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62.1 性身份障碍
62.11 易性症
62.1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性身份障碍
62.2 性偏好障碍
62.21 恋物症
62.211 异装症
62.22 露阴症
62.23 窥阴症
62.24 摩擦症
62.25 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62.26 混合型性偏好障碍
62.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性偏好障碍
62.3 性指向障碍
62.31 同性恋
62.32 双性恋
62.3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性指向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70 精神发育迟滞
70.1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70.2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70.3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70.4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70.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发育迟滞
第4位编码用来指明相关行为障碍的程度:
70.x1 无或轻微的行为障碍
70.x2 显著的行为障碍,需要加以关注或治疗
70.x9 其他或待分类的行为障碍
71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71.1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
71.2 表达性语言障碍
71.3 感受性语言障碍
71.4 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2Kleffner综合征)
71.9 其他或待分类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72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72.1 特定阅读障碍
72.2 特定拼写障碍
72.3 特定计算技能障碍
72.4 混合性学习技能障碍
72.9 其他或待分类的特定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73 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74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75 广泛性发育障碍
75.1 儿童孤独症
75.2 不典型孤独症
75.3 Rett综合征
75.4 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
75.5 Asperger综合征
75.9 其他或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80 多动障碍
80.1 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
80.2 多动症合并品行障碍
80.9 其他或待分类的多动障碍
81 品行障碍
81.1 反社会性品行障碍
81.2 对立违抗性障碍
81.9 其他或待分类的品行障碍
8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8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83.1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83.2 儿童恐惧症
83.3 儿童社交恐惧症
83.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情绪障碍
83.91 儿童广泛焦虑症
84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84.1 选择性缄默症
84.2 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84.9 其他或待分类的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85 抽动障碍
85.1 短暂性抽动障碍(抽动症)
85.2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85.3 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85.9 其他或待分类的抽动障碍
86 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
86.1 非器质性遗尿症
86.2 非器质性遗粪症
86.3 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
86.4 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
86.5 刻板性运动障碍
86.6 口吃
8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90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91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92 其他心理卫生情况
92.1 无精神病
92.2 诈病
92.3 自杀
92.31 自杀死亡
92.32 自杀未遂
92.33 准自杀
92.34 自杀观念
92.4 自伤
92.5 病理性激情
92.6 病理性半醒状态
92.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理卫生情况
99 待分类的其他精神障碍